
智東西(公眾號:zhidxcom)
編譯 | 王涵
編輯 | 漠影
智東西9月2日消息,據DigiTimes昨日報道,知情人士透露,蘋果現已將自動化作為獲得制造合同的標準前提條件,大幅加速其在全球制造供應鏈中部署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進程。
據悉(xi),蘋(pin)果推出(chu)這一舉措(cuo),一是為(wei)了(le)減少對勞動力的依(yi)賴,保證不同(tong)(tong)工廠的產品(pin)質量與一致性,同(tong)(tong)時還想要降低供(gong)應鏈分散化鎖帶來(lai)的生產成本。
據報道,蘋果的自動化要求涵蓋iPhone、iPad、Mac、Apple Watch等所有主要產品類別,且要求供應商“自掏腰包”完成升級。
這(zhe)一政策(ce)與(yu)蘋果以往(wang)的做法截然不同,此前,蘋果會投資合同制造商(shang)的工裝與(yu)設備,來(lai)滿足自身(shen)產品的規格要求。
據悉(xi),由(you)于高(gao)昂的(de)初始資(zi)本投(tou)入(ru),以及(ji)自動化升(sheng)級(ji)期間難免出現(xian)的(de)運營中(zhong)斷,部分供應商(shang)的(de)盈利能力已經感到“壓力山(shan)大”了。
不過,在環境責任相關領域,蘋果仍會為供應商提供支持,為了實現2030年全供應鏈碳中和的目標,蘋果會協(xie)助供(gong)應商升級能效設備,并支持他們采購更加(jia)可持續的材料。
外媒評價稱,蘋(pin)果希望通過增加機器人使用,推動流程標準化(hua)與(yu)檢測數字化(hua),減(jian)輕(qing)勞動力短缺及(ji)政(zheng)治不穩定的影響,為新供應(ying)商落地統(tong)一流程,并緩解因生(sheng)產布(bu)局分散而(er)導致(zhi)的建造(zao)質量管控難題(ti)。
結語:蘋果為降低成本尋出路
蘋果將自(zi)動化設(she)為供應鏈合(he)作前提,是其(qi)(qi)應對勞動力短缺、生產分(fen)散的主動變(bian)革(ge),但其(qi)(qi)要(yao)求供應商自(zi)主承擔升級成(cheng)本,也折射出產業鏈成(cheng)本分(fen)配矛盾。
這一舉(ju)措或將推動(dong)電子制造行(xing)業(ye)自動(dong)化轉型與質(zhi)量標準化,為電子制造供應(ying)鏈格局帶(dai)來(lai)新挑戰。
來源:DigiTimes、MacRumor